
天津翻译公司谈翻译新闻化的表现形式
来源:
发布时间:2010-4-15 10:42:21
一、用新闻手法来表现的翻译。早在1835年7月号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上就有这样的“新闻”,在一篇名为《广东省城医院》的文章中写道:“宽仁孚众,是耶苏门生生当所为。今有此数之门徒,普济施因......贵贱男女老幼,绪品会聚得痊”,此可以说是翻译新闻化的雏形。这种形式主要表现为翻译直接以新闻的形式出现在媒体上。如有的翻译是以新闻标题的方式来表现翻译,当然这个在翻译的表现手法上来说是可以的,但是在报纸上受众就很难将新闻和翻译区分了。它给受众造成了“这个是新闻”的错觉,从而不知不觉地在误导消费者。这样以新闻形式表现的翻译有个特点就是它在形式上尽量模仿新闻,尽量用客观的叙述手段使受众相信他们在读一则新闻,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其观点。众所周知,新闻的本质特征就是真实,但是翻译是允许有夸张的,如果翻译给人以新闻的错觉,就有可能在某些方面陷入欺骗受众的尴尬境地。如某报的翻译“硒,被美国誉为‘抗肿瘤之王’”。这个翻译乍一看上去,给人以新闻的感觉,全篇翻译都是用一种叙述的口吻在“报道”这种产品,但是实质上这些内容主要说的是这种硒产品很多人用过后的效果如何如何好,接着就推荐这样的产品给广大的消费者,但是对于硒为何被美国誉为“抗肿瘤之王”却只字不提。对于硒在美国为什么这么受到欢迎也没有任何的解释。这种翻译在电视中的表现主要就是以新闻短片播发翻译。相对来说,制作、发布这种故事情节的翻译片能使翻译主获得更好的收益。电视短剧、故事短片的形式为人们喜闻乐见,所以能吸引更多人观看,提高翻译的“收视率”。另外,这种翻译因为制作得情节生动、内容具有贴近性,因而更容易使人产生亲切感,在不知不觉当中对翻译内容产生了认同感。更为重要的是一般受众很难将其与新闻区别开,从而使受众深深地相信了其所说的内容,这实质上也是一种变相的欺骗。
三、形式上与新闻编排在一起的翻译。这种形式的翻译多以报纸媒体为多见。它虽不像第二种那样使受众分不清到底是新闻还是翻译,但是它在编排上是与新闻在一起的,很多的受众在阅读新闻时往往有一种心理定势,就是新闻是和翻译分开,媒体正是利用了受众的这种心理,将新闻和翻译进行混合编排来迷惑受众,从而轻而易举地使受众相信了翻译的内容,如果受众在受到这种形式的翻译欺骗后,对媒体的信任度无疑会大打折扣,对媒体的公信力更是一种损害。这种翻译的特点是报纸在版面中间的位置放上一篇翻译,在翻译的周围用新闻将其包围,其不用很明显的鼓动性的词语,而是用叙述性的语言娓娓道来,在标题上也是和周围的新闻区别不是很大,如某报就在版面上登载了这样一则翻译:“什么样的女人老得快”。乍一看,这则翻译和周围的新闻没有什么区别,粗心的受众会以为其就是新闻,但这是一则翻译,说的是女人在心情烦躁和压力大的时候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反映,但是在用了某一种化妆品后便会变得不再容易衰老。接着就大讲特讲这种产品的神奇效果,全篇没有任何确切的人名和地名,说的都是这种产品的优点。
二、实质上是翻译的新闻。这种表现手法很具有隐蔽性,虽然它是新闻,但是它主要突出的是某些商家的产品或者名称等等,为的是提高商家或产品的知名度。当然其也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是新闻价值不是很大。如某报报道一药材以前是紧俏货,市场上收购点很少,以致很少有供应,造成患者抓药不方便,但是现在很多地方收购了这种药材后,患者取药就方便了。这样一则“新闻”,到这里实际上已经把新闻事实交代清楚了,但是文章在最后却大肆介绍这种药材的收购地点和公司的名称。全文虽然有点新闻价值,但全文却在商品收购商和收购地点这种新闻价值不大的地方大费笔墨,这可以说是一种变相的翻译,无独有偶,在一个电视新闻中也出现了这种“新闻表现手法”。这则新闻首先说某某营养元素在夏天对身体有很多的好处,接着就特别地提到某种产品对补充这种元素效果特别好,而这种产品并没有什么新闻价值,新闻由头就是这种产品刚好在某广场做的促销翻译吸引了很多的居民。新闻自始至终都对这种产品充满了赞美之词,最后还说明了这种产品怎么样受消费者欢迎,无形当中给受众介绍了这种产品。它是以新闻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受众更容易相信,相比真正的翻译来讲,它的“杀伤力”更大。如果这种产品的质量有问题,受众会迁怒于新闻媒体,从而对媒体造成恶劣的影响。因为受众是被“新闻”欺骗的。
三、形式上与新闻编排在一起的翻译。这种形式的翻译多以报纸媒体为多见。它虽不像第二种那样使受众分不清到底是新闻还是翻译,但是它在编排上是与新闻在一起的,很多的受众在阅读新闻时往往有一种心理定势,就是新闻是和翻译分开,媒体正是利用了受众的这种心理,将新闻和翻译进行混合编排来迷惑受众,从而轻而易举地使受众相信了翻译的内容,如果受众在受到这种形式的翻译欺骗后,对媒体的信任度无疑会大打折扣,对媒体的公信力更是一种损害。这种翻译的特点是报纸在版面中间的位置放上一篇翻译,在翻译的周围用新闻将其包围,其不用很明显的鼓动性的词语,而是用叙述性的语言娓娓道来,在标题上也是和周围的新闻区别不是很大,如某报就在版面上登载了这样一则翻译:“什么样的女人老得快”。乍一看,这则翻译和周围的新闻没有什么区别,粗心的受众会以为其就是新闻,但这是一则翻译,说的是女人在心情烦躁和压力大的时候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反映,但是在用了某一种化妆品后便会变得不再容易衰老。接着就大讲特讲这种产品的神奇效果,全篇没有任何确切的人名和地名,说的都是这种产品的优点。